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患者体液状态评估:增加体内液体负荷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一个常见因素。检查患者体重变化、尿量和输液量进行评估。必要时调整超滤率,以去除过多的体液。
2.钠浓度调节: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渗透性高血压。调整透析液中的钠浓度以匹配患者的个体需求。
3.药物因素考虑:检查患者是否有跳过降压药或近期开始新的药物。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焦虑或疼痛管理:透析本身或相关操作可能引发焦虑或疼痛,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适当给予镇静剂或止痛药物可缓解此类压力。
5.心脏功能监测:排除心源性因素是关键,包括心功能不全或心包炎等心脏问题。这可能需要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进行进一步评估。
6.透析机参数核对:确保透析设备设置正确,包括血流速度、超滤设定以及透析液成分。同时,检查透析器是否存在堵塞或纤维化。
7.实验室检测: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肾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有助于识别生化失衡的征兆。
适当的干预措施取决于准确的病因识别。及时咨询肾内科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并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