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饥饿是身体自然的信号,提示需要补充能量。当长时间感到饥饿时,身体可能进入“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情况下,即便减少热量摄入,体重减轻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2.单纯依靠抑制饮食来减少体重,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来维持健康,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这些关键成分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和其他健康问题。
3.饥饿感常常难以持续控制,这可能导致暴饮暴食的周期性行为。节食后出现的强烈饥饿感可能会促使更多的食物摄入,从而抵消之前的减肥努力,并造成体重反弹。
4.减少食物摄入对情绪和心理健康也有显著影响。长期的饥饿感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压力增加,这样的负面情绪可能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和减肥动力。
为了安全有效地减肥,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结合合理的饮食计划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不是依赖饥饿感。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和合理的热量,同时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更健康地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