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病因: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犬蛔虫和猫蛔虫。这些寄生虫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水或土壤进入人体。当幼虫进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迁移到各种内脏器官,如肝脏、肺脏、心脏和大脑。
2.症状:患有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的儿童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腹痛、恶心和呕吐。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皮疹、呼吸急促以及面部或四肢水肿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幼虫可能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症状。
3.诊断:确诊这种疾病通常依靠综合评估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可以帮助观察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
4.治疗:治疗包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以杀灭体内的幼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例如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5.预防: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经清洗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防止儿童接触被狗或猫粪便污染的土壤或沙子。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防止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为了保护儿童健康,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