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受伤的具体情况,如受伤方式、高度、速度等。
评估意识状态变化,包括有无昏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临床表现评估:
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及瞳孔反应。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肢体活动能力和反射情况。
常见症状可能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3.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快速、直观,是急性颅脑损伤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可发现颅内出血、骨折、脑水肿等。
头颅MRI:对于CT未能明确诊断的病例,MRI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诊断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评估全身情况,排除伴随伤害。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5.量表评定: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通过评估眼睑开放、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确定患者的意识水平。分数越低,病情越重。
早期识别和诊断颅脑损伤至关重要,应尽早开始相应的治疗干预。同时,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