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胃肠功能紊乱:焦虑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化学物质再进入血液后,会抑制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
2.荷尔蒙变化:焦虑增加了皮质醇的分泌,而皮质醇是体内的一种应激激素。当皮质醇水平过高时,会影响食欲调节中枢,使人感觉不到饥饿。
3.生理反应:在压力和焦虑状态下,人通常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口干、胃部不适等,这些症状都会直接影响进食的欲望和能力。
4.认知偏差:焦虑症患者常常有过度担忧和负面思维,这些认知方式可能让患者对吃饭产生负面联想,比如担心食物不安全或害怕进食后的身体反应,从而减少进食的欲望。
5.行为改变: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因情绪问题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有些人会因为焦虑而选择逃避进食,或者因为情绪低落而失去对食物的兴趣。
焦虑症与厌食之间的关系复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现象。建议焦虑症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