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占位伴颅内压增高的首要处理是

2024-10-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颅内占位伴颅内压增高时,首先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以保护大脑组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颅内压监测:利用颅内压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颅内压水平,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正常颅内压为7-15mmHg,当颅内压超过20mmHg时需要考虑降压处理。

2.脱水剂使用: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通过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来降低颅内压。例如,甘露醇通常以0.5-1g/kg的剂量静脉注射,每6-8小时一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能够充分氧合,必要时进行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控制二氧化碳水平(PaCO2保持在35-45mmHg),避免因高碳酸血症引起的脑血管扩张和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4.头部抬高:将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应确保头部与身体保持中立位,避免过度屈曲或旋转。

5.控制体温:发热会增加脑代谢率,从而增加颅内压。应使用退烧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

6.药物镇静:使用适当的镇静剂,如咪达唑仑、丙泊酚等,减少患者的代谢需求和运动引起的颅内压波动。

降低颅内压是急性颅内占位病变的重要处理步骤,及时干预可有效减少大脑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