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疾病:
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50%会出现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受压,引起排尿困难。
尿路感染:女性中约有50%-60%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发生率较低,但仍然可以引起排尿不畅、尿痛和血尿等症状。
尿道狭窄:尿道狭窄常见于感染或外伤后,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症状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2.神经系统问题: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影响全球约250万人,可能干扰膀胱控制,导致排尿困难。
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后的患者中,有75%-90%会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不畅或失禁。
3.药物副作用:
抗抑郁药:某些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会引起尿潴留和排尿困难。
抗组胺药:用于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可能会减慢膀胱的收缩,导致排尿不畅。
4.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盆底肌肉无力,从而影响排尿功能。
饮水不足:每日饮水量不足1500-2000毫升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从而影响排尿。
排尿不畅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信号,应及时关注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和过度依赖某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