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体温。
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等。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基底节血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
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谨慎,以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导致脑缺血。
3.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翻身拍背,以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4.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决定饮食方式,可选择鼻饲或胃管喂养。
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避免过冷过热。
5.康复训练:
在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以及言语训练。
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6.心理护理:
基底节血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家属也应积极参与,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基底节血肿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持续的努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