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外血肿怎么诊断

2024-09-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慢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通常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1.病史:慢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头部外伤后的数周到数月。患者可能经历轻微或中等程度的头部创伤,导致硬膜外出现缓慢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例如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如果有头部外伤史并伴随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慢性硬膜外血肿。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时可能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如乳头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可能显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包括单侧肢体无力、感觉减退或言语困难。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意识水平改变甚至昏迷。

3.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快速识别硬膜外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对脑组织的压迫情况。典型的慢性硬膜外血肿在CT图像上呈现为双凸形、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区。

磁共振成像(MRI)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区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慢性血肿在MRIT1加权像上通常表现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

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通常用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或并发症,而非直接诊断血肿。例如,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是否存在凝血障碍或者感染。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需要尽快进行适当的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的神经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