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物理降温:对于轻度发烧(体温在38℃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有助于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
保持环境通风:确保房间空气流通,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
增加液体摄入:多喝水或温开水,帮助调节体温和补充因发热丧失的水分。
2.药物降温:若体温超过38℃,可考虑使用退烧药。
常见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烧药。成人和儿童用药剂量不同,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服用。
注意事项:服药后需观察体温变化。如果连续使用48小时体温仍然未降,需及时就医。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对于婴幼儿,不宜自行给药,应咨询儿科医生,并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等。
老年人:老年人体质较弱,发烧时需特别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避免用药过量。
孕妇:孕妇退烧需特别谨慎,尽量采取物理降温法,服药前务必咨询妇产科医生。
4.病因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单纯退烧并不能治愈病因,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感染性发热:如细菌感染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则无需抗生素,但需充足休息和对症处理。
自身免疫疾病:需在免疫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合理处理能有效减轻不适感,并有助于疾病恢复。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