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原体检测:细菌性痢疾多由志贺菌引起,所以报告中会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志贺菌。通过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则表示存在感染。
2.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痢疾期间,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可能会增加,这是身体对感染反应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成人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000到11,000个/微升。如果高于此范围,可能提示炎症或感染。
3.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用于评估体内炎症水平。在细菌性痢疾期间,这些值可能升高,标志着急性感染。
4.电解质水平:由于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检查报告中可能包括钠、钾等电解质的测定。异常的电解质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
5.粪便显微镜检查:用于观察粪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和寄生虫等,帮助进一步确认感染类型。细菌性痢疾时,粪便中常见白细胞增多。
6.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如确诊为细菌感染,可能会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及时了解化验报告中的各项数据,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复查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