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内膜赘生物可能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这种病症是由于细菌或真菌感染心脏内膜导致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血液培养以确定病原体,并通过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赘生物较大或导致心瓣膜功能受损,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此类症状也可能与非感染性原因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这些情况下,治疗通常包括针对基础疾病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或抗凝药物,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
3.详细的心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确认赘生物的存在、大小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出现心脏赘生物的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来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监测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管理这一类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