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引起大便带血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内痔。因为直肠下端静脉丛压力增高导致扩张成团,排便时痔核摩擦破裂,容易出现鲜红色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内痔一般无痛,而外痔可能伴有疼痛和瘙痒。
2.肛裂:因排便过于用力或大便干结造成肛管皮肤裂口,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且血液呈鲜红色,通常量少,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肠黏膜局部异常增生形成的小肿块,部分患者会因息肉表面破损而出现间歇性便血,血液颜色多为鲜红。
4.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常会表现为长期反复的便血,同时伴随腹痛、腹泻或体重下降等症状。
5.消化道肿瘤:直肠癌或其他胃肠道恶性病变也可能引起便血,但多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以及其他全身性症状,需要高度警惕。
6.感染性因素:某些细菌感染(如痢疾)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肠道炎症,从而导致便血,伴随腹泻及发热。
观察便血的颜色和出血量,对判断病变部位非常重要。鲜红色血液通常提示出血部位靠近肛门,如直肠或肛管;而暗红色或柏油样便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还需注意便血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若大便带血持续出现,或伴有明显贫血、消瘦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通过肛门指检、电子肠镜、便常规检测等明确诊断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