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炎症或感染:慢性肠炎、痢疾等疾病会刺激肠壁神经,引发频繁的便意。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随黏液血便,而细菌感染如志贺菌导致痢疾则表现为腹痛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加。
2.肠易激综合征:这是功能性肠道疾病的一种,常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同时出现反复便意。心理压力、饮食习惯不良可能是诱因。
3.直肠病变:直肠炎、息肉或癌变会导致局部刺激,使人感到持续便意,但可能排便量减少或伴随排便不尽感。
4.饮食或生活习惯异常:高纤维饮食或短时间内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引起胃肠蠕动加快,形成频繁便意。久坐、不规律作息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5.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情绪容易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作用于肠道,导致肠蠕动加剧并诱发频繁便意。
6.其他原因:例如糖尿病胃轻瘫、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表现为类似症状。
长期频繁便意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或便血,应尽早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