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外伤:脚趾受到撞击或压力后可能产生肿胀。骨折、扭伤或钝性损伤常导致局部的肿物现象,并可能伴随疼痛和淤血。
2.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引发脚趾肿物。常见的有甲沟炎,它通常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往往伴随红肿、热感及疼痛。
3.炎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痛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导致脚趾部位的肿胀。痛风患者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会出现剧烈疼痛和明显肿胀。
4.肿瘤:虽然不如其他原因常见,但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能造成脚趾肿物。这包括疣或皮肤下脂肪瘤,一般生长缓慢且不痛。
发现脚趾肿物时,需要注意其持续时间、是否伴随疼痛、颜色改变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如肿物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伴有明显疼痛,应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