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内分泌变化: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发生显著波动,尤其是孕激素的升高和随后下降,会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激素的不适应性反应。这种变化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水平,从而导致情绪波动和一些身体症状。
2.神经递质作用:研究表明,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参与了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这些物质对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控制疼痛有重要作用。当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水平时,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易怒等情绪问题,以及头痛、乳房胀痛等身体症状。
3.个体敏感性:并非所有女性都出现经前期综合征,这与个体对激素变化的敏感性密切相关。一些女性对激素波动更为敏感,因而更容易出现经前期综合征。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加重症状。
4.常见症状: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多样化。情绪方面包括焦虑、易怒、抑郁、情绪低落等;身体方面包括腹胀、乳房胀痛、头痛、疲劳等;行为方面可能表现为食欲增加、失眠或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5.诊断与治疗:通常通过记录月经周期中的症状变化进行诊断。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减少盐分摄入)、规律运动和保证充足睡眠来缓解;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或其他支持治疗。
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且可控的状态,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