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手术治疗:通常首先考虑进行根治性手术,以切除癌变组织和区域淋巴结。手术类型可能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或更大范围的结肠切除,根据具体病灶位置和大小决定。
2.化疗:鉴于已达到T3N1阶段,术后辅助化疗是十分常见的建议。常用方案为FOLFOX或CAPOX,包含药物如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化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
3.病理和基因检测:pMMR(保留微卫星稳定性)提示此类患者通常不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但仍需根据病理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4.随访:术后定期随访极其重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以及肠镜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复发或转移。
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术后营养管理和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