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初始发展:睾丸癌通常起源于睾丸内的生殖细胞。其中90%以上属于生殖细胞瘤,主要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已知风险因素包括家族史、不育症和隐睾(睾丸未能正常下降)。
2.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无痛性睾丸肿块或增大,也可能出现睾丸疼痛或不适。有时可能伴有阴囊沉重感或背部腹部疼痛,如癌症扩散到其他部位,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例如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3.诊断: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可初步诊断。确诊依赖于手术切除患侧睾丸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癌症类型和阶段。
4.治疗: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初期通常采用手术切除,后续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特别是在癌症已经扩散的情况下。精原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而非精原细胞瘤更常使用化疗。
睾丸癌患者在接受早期和适当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五年生存率超过95%。定期自检和及时就医是关键步骤,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愈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