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息肉是一种从肠道内壁长出的异常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占所有息肉的60%-70%,约有5%-10%的几率在10-15年内癌变。锯齿状息肉也可能癌变,特别是那些位于右半结肠的大型病灶。
2.癌变的过程通常需要经历“腺瘤-癌”序列,这一过程可能持续10年以上。通常情况下,小型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的癌变概率较低,而直径超过20毫米的息肉则有更高的癌变风险。
3.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炎症性疾病和生活方式。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若不加以治疗,几乎100%会在40岁左右罹患结直肠癌。吸烟、饮酒、高脂低纤维饮食以及缺乏运动也会增加息肉癌变的可能性。
4.临床上,息肉癌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大便带血、大便习惯改变、贫血或腹部疼痛等表现。当这些症状出现时,通常提示癌症已经进入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和干预尤为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或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肠镜检查不仅可发现息肉,还可以在发现时直接切除,以降低癌变风险。同时,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改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减少息肉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