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年龄相关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20岁以后,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弹性下降,纤维环容易发生破裂。据研究,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0%-30%可能出现轻度或显性椎间盘退变。
2.不良姿势与长期劳损
坐姿不正确(如久坐驼背)以及长时间弯腰、搬重物会使椎间盘承受过大的压力。例如,在弯腰提重物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可比站立高出数倍,这种反复的机械应力会加速椎间盘的磨损和突出的风险。
3.急性外伤
例如摔倒、撞击或剧烈运动时,瞬间的巨大冲击力可能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撕裂,髓核向外突出。年轻人的腰椎间盘相对健康,但外伤后仍可能引发问题。
4.肥胖和体重增加
超重会增加脊柱的负担,尤其在腰椎部位。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0%,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可增加25%-30%。长期的超负荷状态容易加速椎间盘退化和损伤。
5.遗传因素
某些家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基因决定的椎间盘纤维环结构差异、胶原蛋白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6.吸烟
吸烟会降低椎间盘的血液供应,减少营养供给,从而加快椎间盘退变。据统计,长期吸烟者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1.5-2倍。
7.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焦虑或抑郁也被认为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肌肉紧张状态和疼痛感知能力而发挥作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姿势及适当的运动习惯,有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不必要的外力冲击,可以有效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