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风寒湿痹型: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疼痛部位冷痛、遇寒加重、活动后减轻。针灸处方应选取局部穴位和远端经穴,如阿是穴、昆仑穴、申脉穴、太溪穴等。同时配合风池、肩井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2.湿热阻络型: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按压痛明显、伴有发热感。针灸处方应选用曲池、合谷、大椎、足三里等穴位,以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3.气滞血瘀型: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局部刺痛、疼痛固定不移、夜间痛重。可选用血海、膈俞、三阴交、阿是穴等穴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4.肝肾不足型:此类患者多表现为慢性疼痛、酸软无力、疲乏无力。针灸处方应选用太溪、肝俞、肾俞、尺泽等穴位,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针灸治疗跟腱炎需要根据个体具体症状进行辩证施治,穴位选择需有针对性,不可盲目操作。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结合其他疗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