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因:失钠性腹泻通常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以及使用某些利尿剂。在这些情况下,机体无法有效吸收或过多排出钠。
2.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频繁稀便、乏力、低血压、肌肉痉挛和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由钠的流失和随之而来的脱水状态引发。
3.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问询以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失钠性腹泻。这些检查包括血清电解质检测和尿液分析,以评估钠的水平。
4.治疗:治疗主要集中在补充钠和水分,以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补液盐是常用的方法。如果病情严重,则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钠盐溶液。同时,针对潜在原因的治疗也是必要的。
失钠性腹泻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严重并发症。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腹泻期间,是预防进一步电解质失衡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