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原体: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是一类不同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环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中。目前已知有超过150种NTM,其中少数可以导致人类疾病。
2.传播途径:这些细菌通常通过开放性伤口、手术或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并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中引发感染。
3.症状表现:受影响的关节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由于NTM生长缓慢,疾病的潜伏期较长,症状可能发展得很缓慢。
4.诊断方法:确诊需要通过关节液或组织活检进行实验室培养,并结合临床表现。
5.治疗方案:治疗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具体药物选择取决于致病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常用的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
6.预后和管理:由于治疗周期长且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严格遵循治疗计划。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清除感染组织。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关节炎虽然相对少见,但早期识别和合理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极为重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意皮肤损伤的处理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