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习惯: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尤其是简单糖类(如甜点、白米饭等)容易导致餐后血糖急剧上升。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饮食也可能延缓胃排空,从而在餐后一段时间内导致血糖升高。
2.胰岛素分泌延迟或不足:一些人可能存在胰腺功能不全的问题,使得胰岛素分泌不及时或不足,难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但空腹时胰岛素分泌仍能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如正常,这往往发生在肥胖、代谢综合征或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群中。虽然空腹时身体可以维持正常血糖,但餐后由于需要大量胰岛素来处理进食后的糖分,因此血糖水平会相对较高。
4.吸收速度差异: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下,消化系统对食物中糖类的吸收速度有所改变,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水平升高,而空腹血糖相对正常。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尤其是在进食后表现更为明显。
这种现象提示需警惕早期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建议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关注饮食结构的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