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肝气郁结:长期的情绪压抑或者精神紧张会导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可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起心情烦闷、急躁易怒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压力大的工作环境或长期情感困扰的人群。
2.肝火上炎:当肝气长期郁滞不疏,会化火上炎,即“肝火”,此时可能出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失眠多梦的表现,并伴随容易发脾气的现象。饮食不节制,如过量摄入辛辣食物和酒精,也可能加重这种状态。
3.阴虚火旺:阴虚体质者由于内热偏盛,容易在精神刺激下出现情绪波动。此类人群常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表现,遇到刺激后容易暴躁。
4.脾胃不和:中医学中,脾胃是后天之本,与情志也有密切联系。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影响心神安定,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不稳定。
通过中医治疗,可以考虑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和健脾和胃等方法进行调理。同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以帮助情绪的平稳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