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结肠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减少炎症、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
氨基水杨酸(如美色拉嗪):适用于轻中度病例,可减轻炎症。
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用于急性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副作用,需要谨慎管理。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适用于对其他药物无效的患者,但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针对特定炎症因子,适用于重症或难治性结肠炎。
2.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关键部分: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压力管理: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病情,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病情控制。
定期体检:监测病情进展及药物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3.手术可能在严重情况下成为必需选择,特别是出现肠穿孔、重度出血等并发症时。
结肠炎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方案,而非依赖单一药物。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心理健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