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观察临床症状:出现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引起警惕。这些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受阻导致的供血不足所产生。
2.血压监测: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血压偏高可能导致动脉壁损伤和斑块形成。定期监测血压是重要措施。成人正常血压一般小于120/80mmHg。
3.血脂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直接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总胆固醇应低于200mg/dL,LDL应低于100mg/dL,而HDL应高于40mg/dL(男性)或50mg/dL(女性)。
4.体重管理:肥胖与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有关。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来评估体重是否在健康范围内。正常BMI应在18.5-24.9之间。
5.生活方式评估: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可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减少这些行为有助降低风险。
若怀疑存在动脉硬化斑块,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和血管造影等,以获取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