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暴露分类: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首先需要根据暴露情况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接触或喂养动物,但没有明显损伤;二级为裸露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三级为单次或多次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黏膜被舔,开放性伤口被动物唾液污染等。
2.伤口处理:在暴露于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减少病毒入侵体内的风险。此后,可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3.医疗咨询与疫苗接种:伤口处理后,必须尽快前往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应在暴露后尽早开始,通常按0、3、7、14和28天的免疫程序进行注射。
4.免疫球蛋白:对于三级暴露者,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尽快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即刻的被动免疫保护。
5.动物观察:如果可能,在安全情况下观察咬人的动物10天,观察其是否出现狂犬病症状。若动物在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相对排除狂犬病感染的可能性。
由于狂犬病潜伏期较长,但是一旦发病后几乎无治愈可能,因此在暴露后应高度重视并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