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约四指宽的位置。此穴位具有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2.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按摩此穴位能有效缓解水肿和消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同时对调节脾胃功能也有帮助。
3.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约四指宽的位置。此穴位对于提升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并排除体内湿气非常有效。
4.脾俞: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刺激此穴位可调节脾脏功能,帮助体内湿气排出,改善由湿气引起的不适症状。
5.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处。此穴位有助于化痰利湿,促进体内湿气的代谢,是治疗湿气较为常用的穴位之一。
通过按摩或针灸上述穴位,可以有效地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调整饮食习惯,保持生活规律也是预防和治疗湿气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多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等。同时,运动出汗也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