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作用机制:
吗替麦考酚酯通过抑制一种叫做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的酶,阻止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
它主要针对T细胞和B细胞,这些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2.临床应用:
器官移植:吗替麦考酚酯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类固醇联合使用,以防止新移植器官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
自身免疫疾病:有时也用于治疗某些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尽管在这些情况下的使用需经过严格评估。
3.剂量和用法:
常规剂量因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药物耐受情况来调整剂量。
通常以口服形式给药,建议每日分两次服用,以确保稳定的药物浓度。
4.副作用:
消化系统问题,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较为常见。
增加感染风险,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几率会上升。
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5.注意事项:
妊娠和哺乳期间应慎用,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确保器官功能正常。
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因为这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吗替麦考酚酯作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对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但其潜在副作用和风险也不可忽视。定期随访和监测是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