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寒湿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阴囊肿大、皮肤光泽、无痛或轻微胀痛,通常伴有重坠感。常用中药包括茯苓、薏苡仁、泽泻等,目的在于利水渗湿。
2.气滞血瘀型:症状表现为阴囊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暗红,触之有硬块或结节。常用中药包括川芎、赤芍、桃仁等,目的是活血化瘀。
3.湿热下注型:症状表现为阴囊肿胀发热,可能伴有疼痛以及尿频、尿急等。常用中药包括黄柏、车前子、蒲公英等,目的是清热利湿。
4.脾虚湿盛型:症状表现为阴囊肿胀较软,无痛或轻微胀痛,且伴有疲倦乏力、纳差等。常用中药包括党参、白术、山药等,目的是健脾祛湿。
临床上,中药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以免误诊误治。长期疗效需结合患者体质、病程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建议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清淡、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