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应进行哪些常规检查

2025-02-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需要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查来监测眼部健康,以便及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以下是高度近视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的几项重要检查:

1.视力检查:通过标准化的视力表来检测矫正后的最佳视力水平,以评估视觉功能的变化。

2.屈光度测量:确定近视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屈光不正,如散光,通常使用验光仪进行客观测量和主观调整。

3.眼底检查:使用检眼镜或裂隙灯联合三面镜详细观察视网膜、视盘及脉络膜情况,检测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

4.眼压测量:由于高度近视患者青光眼风险较高,定期测量眼压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

5.眼轴长度测量:通过眼部A超声波检查或光学生物测量仪器测量眼轴长度,了解眼球增长情况,因为过长的眼轴与高度近视相关。

6.角膜地形图检查:该检查帮助了解角膜表面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圆锥角膜等合并症。

7.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这是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用于详细检查黄斑区和视网膜层的微细结构,以便检测黄斑劈裂、黄斑孔等病变。

8.眼前节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评估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结构,对排除晶状体混浊(白内障)和玻璃体液化等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定期的眼科检查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至关重要,因为这种状况可能伴随多种严重的眼部疾病。通过上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