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回肠导管
使用一段回肠作为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段回肠一端与输尿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腹壁开口形成造口,用于排尿。
手术操作:需切取约15-20厘米的回肠,同时保留正常的肠道功能。
护理要求:术后需佩戴尿袋,定期更换,并注意造口的清洁和护理。
2.原位新膀胱
通过利用回肠、结肠或其他组织制作一个“新膀胱”,连接至尿道,使患者能够自然排尿。
手术条件:适合部分保留尿道功能的患者。
风险及术后管理:需要重新学习控制排尿,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
3.皮肤尿流改道
将输尿管直接连接到皮肤表面,通过造口排尿。
简单快捷:该方式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
限制性:需长期依赖外部装置收集尿液,不具备储尿功能。
4.带阀门的导管储尿器
在腹腔内部置入储尿囊,并通过一段导管与皮肤表面的开口连接,开口处配有阀门控制。
储尿能力:患者可自主用导管引流尿液。
技术要求:需要定期维护,防止感染和堵塞。
手术后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监测尿路感染、造口并发症或肾功能变化;
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对肾脏的负担;
加强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身体变化。
尿道改道是前列腺癌晚期或复杂病例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其选择需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目标,由专业医生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