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尺寸的影响:尿道结石小于5毫米时,通常有较大的概率通过自然排尿排出体外。数据表明,这种情况下自行排出的概率约为70%-80%。如果结石大于5毫米,自行排出的概率显著下降,而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往往需要医疗干预才能去除。
2.位置的重要性:结石在尿道的位置也会影响其排出可能性。如果结石靠近尿道的出口部位,相对更容易排出;如果结石停留在尿道中段或上段,则由于管腔狭窄和重力作用不足,自然排出的概率降低。
3.个体差异:饮水量增加和尿量增多可以促进结石排出。活动水平高的人群由于运动对排尿系统的振动效应,也可能提高结石排出的概率。相反,如果存在尿路结构异常或者慢性疾病等因素,自然排出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减少。
4.并发症风险:即便是小结石,也可能引起局部疼痛、血尿、感染等问题。如果结石长期滞留,还可能导致尿流梗阻,进而损害肾脏功能。即使结石可能自行排出,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尿道结石是否能够自行消失并非绝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并尽早就医了解结石的情况,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