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损伤:
肾结石在通过肾盂、输尿管或膀胱时,由于其坚硬且表面不规则的特性,会对尿路黏膜造成摩擦或割伤,导致局部出血,从而引发尿血。微小裂口的形成还可能伴随炎症反应,引起尿液中蛋白质的漏出。
2.尿路梗阻:
大小适中的结石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泄受阻。尿液滞留会增加局部压力,对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产生负担,进而影响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导致蛋白质渗漏入尿液。
3.炎症反应:
结石对尿路黏膜的刺激容易诱发局部炎症,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在炎症状态下,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和蛋白质更容易进入尿液。感染过程可能进一步破坏肾脏的过滤结构,加重蛋白尿。
4.肾脏实质损害:
长期存在的肾结石可能导致肾实质组织的慢性损伤,甚至形成瘢痕。这种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也会使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5.高浓度尿液的化学性刺激:
由于结石的形成多与尿液浓缩或代谢紊乱有关,高浓度尿液中的钙盐或草酸盐等成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加剧了尿路上皮细胞的损伤,促使蛋白质和血液成分进入尿液。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尿常规分析以及血液化验来明确病因及评估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小型结石可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出,大型结石则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干预。如果伴随感染,还需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