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术前准备
完善影像学检查,如CT、B超或X线检查,用于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输尿管周围的解剖情况。
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确保手术过程中出血风险可控。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嘱咐患者术前禁食6-8小时。
2.麻醉选用
多数情况下采取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减少干扰,提高手术精度。
3.置入导丝及扩张路径
在膀胱镜下通过尿道进入输尿管,将导丝送入输尿管,在必要时放置双J管以保证术后引流通畅。
若需要进一步操作,可使用扩张器扩大输尿管口至方便器械进入的程度。
4.建立微创通道
根据结石位置在体表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常为腰部或侧腹部),切口一般不超过1厘米。
利用套管等器械建立通道,将内窥镜插入输尿管,直视下定位结石。
5.碎石或取石操作
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仪对结石进行粉碎,必要时直接取出较大块结石。
钬激光能量通常控制在0.5-1.5焦耳,频率为5-20赫兹,根据结石硬度灵活调整参数。
6.术中冲洗与清除残留
利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输尿管腔,彻底清除碎石残留,避免术后形成新结石。
使用篮网取石器或负压吸引辅助清除难以冲出的碎石颗粒。
7.术后引流与缝合
通常会放置双J管以维持输尿管引流通畅,减少术后水肿的影响。
切口处无需缝合,可使用医用贴敷材料封闭,以减少感染风险,部分情况下需缝合少量皮肤组织。
完成以上步骤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尿情况和感染迹象。提示患者按时复查影像学,评估有无结石残留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