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大小和形状: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更容易通过尿道自行排出。5×4毫米的结石属于这一范围,但如果表面不光滑、呈现尖锐形状,可能增加排出的困难和疼痛感。
2.结石位置:尿路分为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个部分。其中,位于输尿管下段或靠近膀胱的结石更容易随尿液排出,而上段或肾盂内的结石需要更长时间移动,排出难度也相对较高。
3.水分摄入和尿量: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尿液生成,形成冲刷作用,有助于推动结石排出。推荐每日饮水量达到2-3升,同时观察尿液是否清亮。
4.个体尿路结构差异:某些人因输尿管狭窄或生理弯曲等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结石卡住,增加并发症风险,如输尿管梗阻或感染。
5.身体活动:适当的运动,例如跳跃动作,可以利用重力和振动帮助结石移动。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尿路。
6.疼痛控制与药物辅助:在排石过程中,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医生通常会开具解痉药物(如黄酮哌酯)以扩张输尿管,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如果短期内未见排石效果,并伴有剧烈疼痛、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有时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方法,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