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因:
横纹肌溶解症通常由剧烈运动、压迫伤、药物影响(如他汀类药物)或代谢紊乱引起。
肌肉酸痛多发生在不常进行的高强度运动后,由于乳酸积累和微小的肌纤维损伤。
2.严重程度:
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
肌肉酸痛通常无严重后果,经过休息和适当治疗会自行缓解。
3.症状表现:
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包括深色尿液、广泛的肌肉无力和压痛、疲乏无力,有时伴随恶心、呕吐。
肌肉酸痛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疼痛、僵硬,一般出现在运动后24至48小时内。
4.实验室检查:
横纹肌溶解症可通过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来诊断。
肌肉酸痛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因为其自限性特点。
5.治疗:
横纹肌溶解症需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监测。
肌肉酸痛通常通过休息、冰敷、轻度拉伸等方式缓解。
了解横纹肌溶解症和肌肉酸痛的区别有助于正确判断和处理相关症状,以免延误病情或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