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摄入的45%-60%。选择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
限制脂肪与高糖食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酸,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总能量30%。
增加纤维摄入: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到25-38克,有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运动管理: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每周增加至少两次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质量和代谢率。
3.体重管理:
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4.9之间。超重者需每月减轻0.5-1公斤体重,以降低糖尿病风险。
4.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5.7%。
5.药物干预:
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帮助控制血糖。
6.心理健康:
管理压力,通过沉思休息、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焦虑,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糖耐量异常是一种可逆的状态,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多运动、合理饮食及必要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