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中药内服:
清热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小儿发热。常用方剂有银翘散和桑菊饮,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
解毒凉血:针对高热不退的小儿,可使用犀角地黄汤,含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成分,有助于清热凉血。
化湿清热:如果小儿发热伴随消化不良,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散,主要成分有藿香、白术、厚朴、生姜等,能够化湿和中、祛暑解表。
2.外治法: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常用手法包括推天河水、运内八卦、揉腹、捏脊等。
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贴敷中药,如大椎穴、肺俞穴,可以发挥退热作用。常用药物有冰片、石膏等,具有清热解表的效果。
温敷法:可用温水擦拭小儿全身,尤其是额头、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帮助散热。
3.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胡萝卜、西红柿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建议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
中医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和整体状态,必要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