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成分变化:
生赤小豆主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
炒制后,赤小豆中部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发生变性或者焦糖化反应,从而产生新的化学成分。这些变化可能对胃肠道更友好,更易消化吸收。
2.功能差异:
生赤小豆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功能,常用于治疗湿热、小便不利等症状。
炒制后的赤小豆在健脾止泻方面的效果更好,适用于脾虚水肿、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炒制过程可以增强赤小豆的温性,使其更能温补脾胃。
3.适用人群:
生赤小豆适用于体内湿热重、需要清热解毒的人群,如皮肤起疹、痤疮等问题。
炒制赤小豆则适用于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能够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不同加工方法使赤小豆在功效和适用范围上有所区别,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使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赤小豆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