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伤口: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确保去除污垢和异物。
避免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直接接触伤口,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损伤组织。
2.止血措施:
如果伤口出血,应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加压止血。
持续加压5至10分钟,必要时可以抬高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
3.消毒处理:
在清洗和止血后,使用无菌纱布或棉棒蘸取适量消毒液,如碘伏或氯己定,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
注意避免直接使用浓度过高的消毒剂,以防对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
4.选择适当的敷料:
小面积浅表创伤可使用创可贴覆盖。
较大或深的伤口则需要使用无菌纱布和绷带进行包扎。
敷料应能覆盖整个伤口,并至少延伸1-2厘米到周围健康皮肤。
5.包扎技术:
包扎时应松紧适中,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使用弹性绷带时,应绕着伤口多圈,但每一圈之间不要重叠太多,以保证透气性。
固定好敷料后,确保包扎不会滑动且能够稳定保护伤口。
6.换药频率:
伤口初期每天更换敷料一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如有流脓、感染等情况需及时更换并咨询专业医生。
7.观察伤口:
定期检查伤口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或分泌物异常增加等感染迹象。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保持正确的包扎方式,有助于预防感染,加快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