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详细的人体内部图像。
2.在前列腺癌的检测中,常用的是多参数MRI(mpMRI),它结合了不同的成像技术,如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
T2加权成像可以提供前列腺结构的清晰图像,有助于辨别正常组织和可疑病变区域。
扩散加权成像通过观察水分子运动特性,帮助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利用造影剂注射后血流变化,进一步提高癌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研究表明,多参数MRI在前列腺癌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根据一项系统综述,多参数MRI的灵敏度为74-90%,特异性为65-89%。
4.多参数MRI还可以评估癌症的侵袭程度和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对于在传统方法如直肠指诊或PSA检测中未明确的病例,核磁共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补充检查手段。
5.核磁共振在指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图像引导能够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减少漏诊风险。
尽管核磁共振在前列腺癌的检测中表现出色,但其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已有的检测手段。综合多种检查结果,更有利于全面了解前列腺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