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临床研究数据:
数据显示,某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或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中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有显著延长。具体数据显示,这类药物可使部分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数个月至数年。
在KEYNOTE-024研究中,使用派姆单抗的PD-L1高表达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0.0个月,而传统化疗组为14.2个月。
2.适用人群:
免疫治疗对PD-L1高表达患者有效率较高。检测发现,若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水平超过50%,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性明显提高。
对于EGFR基因突变或ALK重排的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对较差,因此这类患者通常优先选择靶向治疗。
3.副作用及管理:
常见的免疫相关副作用包括皮疹、疲劳、关节痛等。严重副作用如肺炎、肝炎等虽少见,但需要及时处理。一项研究显示,约15%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会出现3级或以上的严重副作用。
副作用管理要求定期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并处理不良反应,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4.联合治疗策略:
临床实践中,免疫治疗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如与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例如,IMpower150研究表明,阿特珠单抗与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使用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延长。
免疫治疗为肺癌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基因类型、肿瘤特性等,需个体化评估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