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诊断垂体瘤最常用且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可以清晰显示垂体腺及其周围结构,帮助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侵袭周边组织。
对于微腺瘤(直径小于10毫米),高分辨率的增强MRI扫描尤为重要,可以更详细地显示病变情况。
2.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特别在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时使用。虽然CT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不如MRI,但对于大一些的垂体瘤,CT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内分泌功能评估
血液检测:通过测量血液中垂体激素及其靶器官激素水平,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等,有助于判断垂体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动态激素刺激或抑制试验:某些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动态试验,例如口服糖耐量试验用于检测生长激素的异常分泌。
4.视野检查
垂体瘤可能压迫视神经交叉,导致视觉障碍,因此需要进行视野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视力损伤或视野缺损。
5.某些特定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合并感染。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垂体瘤的性质、功能状态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尽早发现和科学诊断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