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吸烟会刺激心脏,引发早搏,戒烟有助于减少症状。
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酒精和咖啡因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应适量控制。
减少压力和焦虑: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律不齐,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术来缓解压力。
2.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以帮助减缓心率,并抑制异常心跳。
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降低心脏的电活动,从而减少早搏的发生。
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更为严重和频繁的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专业医疗干预:
导管消融术:对于持续性和难以控制的早搏,导管消融术能够有效地破坏引起异常心跳的心脏组织。
植入式心律转变器: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植入装置来监测和纠正心律问题。
如果早搏频繁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胸痛或晕厥,可能提示潜在的心脏病,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