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评估病因:应确定再次腹泻的原因。常见因素包括感染性腹泻、电解质失衡(如钾、钠等)、肠道菌群失调以及患者对输液成分的不耐受等。
2.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怀疑是感染性腹泻,应检查病原体,必要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电解质失衡可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方案。
如为菌群失调,可考虑使用益生菌以帮助恢复正常肠道功能。
3.饮食管理:建议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品,并暂时暂停乳制品摄入。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等。
4.补充水分:适量饮用口服补盐液以预防脱水,同时应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
5.观察症状变化:注意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等),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
当腹泻伴有腹鸣且反复出现时,应主动与医生联系,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