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阻断药是用于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之后的紧急情况,其主要目的是在可能接触到HIV后迅速干预,以降低感染的风险。这种药物通常称为暴露后预防,需要在暴露后72小时内开始,并持续服用28天。其有效性依赖于及时的服用,这是一种短期、高强度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1.作用机制:阻断药通过干扰HIV复制过程,从而减少体内病毒数量,降低感染几率。
2.使用时机:仅用于已知或怀疑暴露于HIV后的紧急情况。
3.药物组合:通常由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相对而言,避孕药则主要用于女性以防止怀孕,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措施如避孕针及宫内节育器等。最常见的口服避孕药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防止精子进入子宫以及改变子宫内膜以防止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的效果。
1.作用机制:通过调节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抑制卵巢排卵并增加宫颈粘液黏稠度。
2.使用时机:主要用于长期计划生育或避孕目的,每日服用或按周期性方案使用。
3.分类:有短效、长效及紧急避孕药(事后丸)。
尽管两者均涉及药物干预,但阻断药主要用于传染病的阻断,而避孕药则关注生育控制与计划。不同用途决定了其适用的情境及时间要求,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