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基础代谢率升高
怀孕后,胎儿的发育需要母体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这使基础代谢率平均增加约10%-20%。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使体温上升,容易感到热并出汗。这种现象在运动或行走时更为明显。
2.激素分泌变化
孕期体内黄体酮分泌增多,这种激素会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体表温度略微升高。同时,激素还会刺激汗腺活动,更易出汗。在冬季,尽管外界气温较低,但这些内在因素仍会让孕妇感到闷热。
3.血液循环加快
怀孕期间血容量通常增加30%-50%,以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心脏负担加重,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产热能力增强,运动时尤其显著。这种情况下,即使冬季气温偏低,孕妇也容易产生散热需求,表现为出汗。
4.体温调节敏感性增强
孕妇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改变,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减弱。即使外界温度寒冷,在行走或轻微运动时,身体也可能过度感知热量积累,触发出汗来帮助散热。
5.衣物穿着不当
冬天通常伴随厚重衣物覆盖,当孕妇行走后身体产生热量,但散热途径受阻,局部温度迅速升高,也会促使出汗增加。
孕妇在冬季行走时出现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需注意防风保暖,避免因汗湿导致着凉或感冒。如果出汗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