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胃底腺黏膜型腺癌

2025-03-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底腺黏膜型腺癌需要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通常以内镜下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若病情进展可能需手术和辅助治疗。

1.胃底腺黏膜型腺癌通常属于早期胃癌类型,主要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范围较小。对于确诊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内镜下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这些技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适合肿瘤尚未浸润至深层组织的患者。

2.如果病变已经侵犯到胃黏膜下层或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则需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这包括部分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同时配合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预防肿瘤进一步扩散。

3.病理结果显示有高风险因素,如脉管癌栓、神经周围侵袭或淋巴结转移时,可能需要术后辅助化疗。常见方案包括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铂类化疗,通过杀灭残存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4.定期随访是治疗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应定期行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监测,通常建议每3到6个月1次,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的分期密切相关。提早确诊并接受规范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重视胃癌筛查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免费咨询